可見光通信技術(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是指利用可見光波段的光作為信息載體,無需光線等有線信道的傳輸介質,在空氣中直接傳輸光信號的通信方式??梢哉f可見光通信技術是一種綠色低碳、可實現近乎零耗能的通信方式,還可以有效避免無線電通信電磁信號泄露等弱點,快速構建抗干擾、抗截獲的安全信息空間。未來將會在物聯網、智能家居等領域帶來創新性應用。
近日來自達特茅斯(英國港口城市)學院的三名學生Zhao Tian、Kevin Wright和Xia Zhou在目前的可見光通信技術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并推出了一個演示Demo說明他們的創新原理。現在的可見光通信技術一般都采用LED發射閃爍的光束,這樣就限制可VLC技術的應用場景(比如陽光明媚的天氣室內根本不需要LED照明等),他們發明了一種稱為“DarkLight”的方式,即使LED燈光很暗時也能維持通信。
圖1、利用人眼無法查別的亮度變化完成數據的二進制編碼
他們的關鍵想法就是將數據進行編碼,使用超短的不能被察覺的光波作為傳輸載體。他們要完成的工作和挑戰包括電路設計、數據的編碼和解碼算法、“DarkLight”網絡搭建,保證光波的生成和接收的可靠性,他們采用了Digilent推出的Basys3 FPGA板卡、LED燈和光電二極管完成了系統原型的搭建,Basys3板卡集成的是Xilinx Artix-7 A35T FPGA器件。
圖2、達特茅斯學院推出的DarkLight系統原型
對于信號的編碼采用OPPM(overlapping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重疊脈沖位置調制),首先脈沖位置調制(PPM)是調制信號控制脈沖序列中各脈沖的相對位置(即相位),使各脈沖的相對位置隨調制信號變化,此時序列中脈沖幅度和寬度均不變。其次OPPM是PPM的改進形式,在脈沖寬度相同的條件下,OPPM的傳信率比PPM高。該原型系統支持的傳輸距離為1.3米,最高數據傳輸速率1.6Kbps,這樣的性能至少能夠滿足一些低速通信的物聯網(IoT)和工業物聯網應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