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Gartner預測,可聯網設備的數量將從2016年的64億臺增長至2020年的208億臺。同時根據MarketsandMarkets發布的市場調研報告顯示,中國的物聯網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22年達到1214.5億美元,其快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為市場對智能手機和其他可聯網設備不斷增長的需求,持續提升的互聯網普及率,工業自動化的發展大趨勢以及云計算的大規模應用。合適的技術對于確保這些設備的有效運行及全球物聯網市場獲得收益都至關重要。
只是簡單設想一下,未來下載一部電影的時間將從幾分鐘縮短到幾秒鐘,就已經讓我們興奮不已。而當我們從現有的無線網絡轉而使用5G,將出現更多超越期待的全新應用。
但是時候還未到,現實地講5G可能還需要幾年時間才會真正到來。目前全球各大機構組織都積極參與到對于5G未來的討論——比如通信頻率,網絡如何實現超低延遲的傳輸速度,電池需要多久的使用壽命來支持物聯網設備,以及“綠色”5G要如何實現等。
3GPP標準化組織預計最早在2018年下半年發布的Release 15技術白皮書中才會正式公布5G標準,但監管機構已經明確了能夠支持5G最初部署所需的頻段。國際電聯(ITU)將會正式明確下一代性能標準,同時3GPP標準化組織和國際電聯(ITU)也已經就此達成一致。3GPP 計劃于2020年發布的標準將滿足ITU對5G的需求。
5G網絡最快也要到2020年才有望全面推行,即便那時,運營商網絡可能也還需要幾年才會大面積升級至5G。過去,大約每十年會推出新一代的無線技術(20世紀九十年代推出2G,2000年代推出3G,以及2010年代推出4G/LTE)。至2020年推出5G時,這一趨勢仍會繼續。
2017的現實如何? –LTE的提升
2G設備的銷售大約在2010年前后就停止了,3G銷售目前也呈下滑趨勢。這對于LTE網絡意味著什么呢?如果延續前幾代的模式,我推測LTE設備的銷售會持續至2020年代末,繼而作為主要無線網絡技術,至少沿用至2030年代初期。
據GSMA預測,運營商未來四年內在LTE網絡的支出將會達到數萬億美元,尤其是持續面對著移動數據流量增長帶來的挑戰。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的4G用戶截至2016年11月30日,已經達到7.14億。GSMA的調研則預測2020年中國的4G智能手機連接將達到10億,將從2014年底僅8%的市場占有率迅速提升至高達三分之二的占比。
運營商們正面臨著改善網絡容量、提升網絡速度、降低部署和運營成本等壓力。出于這些考量,LTE的功能必將逐步完善。例如,如今Cloud-RAN架構就能通過基帶單元池化幫助運營商削減成本,致密網絡也能在需要時增加容量。
5G到來時將會是不可思議的體驗。但在那之前,LTE還有很長的一段發展道路,并在未來數年內仍會是無線行業的主力軍。
作者:康普大中國及韓國區銷售副總裁 唐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