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8 中跡線A 和L 所示,解調后的IQ 星座圖按照空間多路復用層進行顯示,并可快速顯示信號調制質量的正確性。
圖8.星座圖幀匯總和探測到的資源分配
圖中文字中英對照
TM7 (8x1) TM8 (8x2) IQ constellation per layer EVM/power per layer |
TM7 (8x1) TM8 (8x2) 每層的IQ 星座圖 每層的EVM/功率 |
圖8 跡線D 中顯示的幀匯總提供了訪問各個信道和信號類型相關EVM 和功率指標的途徑。它還提供了用于所有信道類型結果的顏色鍵,該顏色鍵可在整個VSA 跡線中重復使用。
圖8 跡線B 中的探測分配結果顯示了每個特定用戶發射的資源塊分配,以及公共控制信道使用的資源分配。
圖9 中的表格顯示了對8 個天線單元中的每1 個進行測量所得到的特定UE RS 加權值。加權值可以同時從幅度和相位方面進行測試,最多可細化到每個用戶發射相關的單個資源塊分配。測量應用軟件還可提供每個空間多路復用層的單獨特定用戶RS 加權值跡線。小區RS 映射提供了圖中的藍色曲線。
圖9.特定UE RS 加權值和小區RS 映射
圖10.信道頻率、幅度和相位響應
圖11.MIMO 信息顯示屏幕和特定蜂窩小區RS 廣播波束方向圖
圖中文字中英對照
8 Channel UE-specific RS Mag/Phase Weights Ant Group 0 UE-specific RS Weights Ant Group 0 pattern 8 channel frequency magnitude response 8 channel common tracking error 8 channel frequency phase response Antenna group 0 pattern Antenna group 0 Cell-specific RS weights 8 channel Cell-specific RS MIMO impairments and weights Antenna group 1 Cell-RS weights |
8 信道特定UE RS 幅度/相位加權值 天線組0 特定UE RS 加權值 天線組0 方向圖 8 信道頻率幅度響應 8 信道公共跟蹤誤碼 8 信道頻率相位響應 天線組0 方向圖 天線組0 特定小區RS 加權值 8 信道特定小區RS MIMO 減損和加權值 天線組1 小區RS 加權值 |
總結
與現代無線蜂窩通信系統有關的性能問題都是最具挑戰性的問題。在此領域中,用戶設備收發信號的質量會受到噪聲最嚴重的影響以及最大程度的小區間干擾。使用多天線波束賦形發射技術可以發揮關鍵的改善作用,尤其是對TD-LTE 網絡而言,因為在該網絡中上下行鏈路頻率是相同的,可以假設信道互易。波束賦形選擇性、干擾管理和相干信號增益等多種優勢合為一體,可在整個小區內以可接受的性能水平提供重要業務,有助于確保更一致的最終用戶體驗。
從eNB 開發的角度來看,多天線波束賦形發射的使用帶來了一些特殊的測試挑戰,包括需要驗證用于生成波束賦形加權值的eNB 基帶接收/發射算法是否正確實施,以及精確驗證射頻天線上觀測的eNB 校準性能。在對波束賦形發射系統進行測試時,必須對使用的物理測量配置裝置進行細心校正。另外,由于波束賦形結合了空間多路復用技術,所以還需要對在射頻天線處觀測到的每個MIMO 層的EVM 性能進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