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专区欧美精品,911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欧美午夜影院一区

八木天線往事及仿真實例

2022-01-12 來源:微波射頻網 作者:94巨蟹座少年 字號:

學個Antenna是以天線仿真和調試為主,理論原理為輔的干貨天線技術專欄,包括天線入門知識以及各類天線的原理簡介、仿真軟件建模、設計、調試過程及思路如有想看到的內容或技術問題,可以在文尾寫下留言。

摘要:

八木天線是由一個有源振子(一般用折合振子)、一個無源反射器和若干個無源引向器平行排列而成的端射式天線。在二十世紀20年代,由日本東北大學的八木秀次和宇田太郞兩人發明了這種天線,被稱為“八木-宇田天線”,簡稱“八木天線”。

本文使用的軟件為CST2018和AnsysEM 18.2

八木天線的命名

提到八木天線,大家可能以為這天線是一個名字里有八木的人發明的,而且這就是天線的全稱。事實上,八木天線的原始設計和工作原理首先由日本東北帝國大學的 S. Uda發表于日本的I.E.E. 雜志[1]

但使得該天線更廣泛流傳和閱讀的文章[2]卻來自Uda 教授的一位同事——H. Yagi

盡管Yagi在他的英文論文中致謝了Uda教授,但全世界還是習慣將該天線稱為Yagi-antenna,這也成了天線詞典中的通用術語。

參考資料

[1]Uda S . Wireless Beam of Short Electric Waves[J].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s of Japan, 1927(452):273-282: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85280214_Wireless_Beam_of_Short_Electric_Waves

[2]Yagi H . Beam Transmission Of Ultra Short Waves[J].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e of Radio Engineers, 1928, 85(6):715-740: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670051

宇田新太郎完成了八木-宇田天線的大部分工作并最先獨立發表了該研究成果,但之后八木秀次教授將論文翻譯成英文并成為第一作者,因此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成果對外的展示者。除此之外,八木秀次在申請專利時也未加上宇田教授的名字,這一切操作直接導致了外界認為八木秀次是“八木-宇田天線”的主要發明者。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世人漸漸肯定了宇田教授的貢獻。為了更恰當地反映兩位發明人的貢獻,在國際上通用的教科書里,該天線統稱為八木-宇田天線(Yagi-Uda antenna)。也算是為其"加冕"了。

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transele/E98.C/7/E98.C_616/_article/-char/ja/

八木-宇田天線的工作原理

我們都知道,偶極子天線,其H面方向圖為一個圓,沒有定向性。但是將兩個半波振子放置一定間距d組成二元陣,并對其以一定相差進行饋電,其方向圖就會產生規律性變化。

下圖所示為兩半波陣子間隔,饋電相差為時,其單元方向圖,二元陣陣因子圖和利用方向圖相乘原理計算出的二元陣E面方向圖。

類似來看,激勵半波振子,其H面方向圖為一個圓,無方向性。但加上一根或幾根無源振子并排放置后,其H面內的方向圖將變得有方向性。

為了實現端射效果,在主輻射方向上的寄生振子的長度略小于中間有源振子的長度。有源振子(Driven)長度通常略小于(通常為,而引向器(Director)的長度應該是大約。引向器并不必須具有相同的長度和直徑,其之間的間距通常為

Uda在大量的實調過程中總結道:最佳反射器(Reflector)的尺寸約為,與有源振子間距;最佳引向器的尺寸比半波長約短10%,與有源振子間距波長。這些只是經驗數據,不一定對應全局最佳設計尺寸。

 

隨著科研學者的深度研究,微帶八木天線逐漸涌入人們的視野。下圖所示的分別為層疊式微帶八木天線和平面式微帶八木天線。

層疊式微帶八木天線橫向上尺寸并不大,但是縱向上的尺寸卻顯得相對較高;平面式微帶八木天線的縱向尺寸較小,但在橫向尺寸上卻顯得相對較大。兩種方案可根據需求指標和具體結構尺寸而定。有興趣的可以搜索微帶八木天線相關文獻進行深入學習研究,這里就不展開贅述了。

CST仿真實例

如下圖所示的一個八木天線包含一個有源振子,一個反射器和5個引向器。

有源振子,反射器和引向器的長度分別為23.5mm,26mm和21mm,反射器和有源振子的間距為12.9mm,第一引向器與有源振子的間距為12.9mm,各引向器之間的間距為17.6mm,振子的直徑均為1mm。

有源振子采用50歐姆離散端口激勵,仿真結果表明,該八木天線在WIFI 5G band1頻段內S11<-10dB,端口匹配良好。

下圖是八木天線5.1GHz、5.2GHz、5.3GHz、5.4GHz四個頻點的E面方向圖:

粗調的八木天線,其帶內頻點的副瓣電平和前后比有所差異。主副瓣比基本在9dB左右,最好前后比在5.3GHz,大概有23dB左右。不過當做簡單的定向天線,用來點對點通訊的話,主要還是關心主波束對應的最大增益值。

資源分享

PDF文件在下面的總文件夾進行更新:八木天線那些事

https://pan.baidu.com/s/1wi7BcSFhpvdU6lvb2vFqcg

提取碼:q8ra

END

本文為MWRF.NET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market#mwrf.net(#換成@)

主題閱讀:八木-宇田天線    有源振子    反射器    引向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皮县| 志丹县| 铁岭县| 沿河| 柞水县| 顺义区| 溧水县| 天峨县| 文昌市| 安徽省| 绍兴市| 阿尔山市| 印江| 安阳县| 敦化市| 景宁| 博爱县| 安多县| 武邑县| 新昌县| 杭州市| 新津县| 库车县| 哈巴河县| 江都市| 湘潭市| 巴青县| 马山县| 乌恰县| 昌都县| 安康市| 井研县| 理塘县| 武宣县| 武平县| 大宁县| 石屏县| 东方市| 定州市| 南溪县| 株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