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方案模擬圖)
安裝方案覆蓋模擬圖
現場工程施工
A. 安裝之前進行天線三階互調測試,康普安德魯天線4個端口PIM值均優于-150dBc,滿足運營商安裝要求。
(現場測試環境)
天線
|
左端口
|
右端口
|
左1(dBc)
|
左2(dBc)
|
右1(dBc)
|
右2(dBc)
|
HBXX-3817TB1-VTM
|
-166
|
-161.9
|
-156.8
|
-166.3
|
B. 待安裝饋線鏈路電性能測試:
扇區
|
鏈路
|
VSWR
|
PIM(dBc)
|
整改后PIM(dBc)
|
天線
|
4
|
TRX2
|
|
-76
|
-90.4
|
原天線
|
4
|
RX2
|
|
-89
|
|
2
|
TRX1
|
1.36
|
-98
|
|
ANDREW
|
2
|
RX1
|
1.21
|
-79
|
-104.6
|
5
|
TRX3
|
1.19
|
-60
|
-94.3
|
5
|
RX3
|
1.19
|
-68
|
-102.9
|
天線安裝前,進行了鏈路天饋性能測試,其中共有4條饋線鏈路三階互調未達到移動使用標準(-80dBc)。經故障點定位檢查,均為室內主饋線連接器節點。經安裝并重新安裝連接器,所有六條饋線鏈路均達到移動使用標準。
C. 安裝天線
四扇區連接第一平臺某國外廠家天線,第二及第五扇區連接于康普安德魯雙波束天線。ANDREW因安裝于第二平臺,為波形及波束覆蓋盡可能接近原對比的某國外廠家天線,因此機械傾角設置為0度,電傾角設置為8.5度,原某國外廠家天線安裝于第一平臺,機械傾角9度。
安裝后安德魯雙波束天線覆蓋模擬 安德魯天線與原天線覆蓋對比
3. 網絡數據采集分析階段
A. 覆蓋路測
安裝完成后立即進行路測,此次路測旨在反應雙波束天線在信號覆蓋方面是否能夠優于傳統65度天線。路測由運營商網優小組執行。
首次路測后,測試小組反饋如下:
1.2扇區的覆蓋區域電平值正常,且略高于安裝前原天線覆蓋電平;
2. 5扇區覆蓋較差,基本在-78dB,且無法建立通話信道;
3.路測區域等同原天線。
3. 網絡數據采集分析階段
A. 覆蓋路測
安裝完成后立即進行路測,此次路測旨在反應雙波束天線在信號覆蓋方面是否能夠優于傳統65度天線。路測由運營商網優小組執行。
首次路測后,測試小組反饋如下:
1.2扇區的覆蓋區域電平值正常,且略高于安裝前原天線覆蓋電平;
2. 5扇區覆蓋較差,基本在-78dB,且無法建立通話信道;
3.路測區域等同原天線。
DT覆蓋電平統計表
|
測試時間
|
總采樣點數
|
≥-85dBm
|
≥-75dBm
|
比率
|
采樣點數
|
比率
|
采樣點數
|
安裝前
|
11128
|
98.28%
|
10937
|
73.62%
|
8192
|
安裝雙波束后
|
13051
|
99.23%
|
12951
|
82.55%
|
10773
|
DT覆蓋質量統計表
|
測試時間
|
總采樣點數
|
0級+1級+2級+3級+4級
|
5級+6級+7級
|
話音質量
|
比率
|
采樣點數
|
比率
|
采樣點數
|
0級+1級+2級+3級+4級比率
|
安裝前
|
10262
|
96.37%
|
9889
|
3.63%
|
373
|
96.37%
|
安裝雙波束后
|
12076
|
97.63%
|
11790
|
2.37%
|
286
|
97.63%
|
安裝前2扇區路測電平統計安裝后2扇區路測電平統計
安裝前2扇區路測質量統計安裝后2扇區路測質量統計
B. 后臺數據統計
S2小區主要覆蓋高密度居民區,因此晚忙時話務量為小區當日最高話務量,故選取試驗前后晚忙時的數據統計進行對比。
根據安裝前后一周的晚忙時話務比對來看,安裝雙波束天線后較試驗前該小區的話務量和數據業務流量存在明顯上升。安裝后,話務量提升30%,達17Erl,數據流量提升98%,達149MB。5扇區主覆蓋區域后,切換正常。
小區名
|
DE-淞南_2
|
話務量(Erl)
|
數據業務流量(MB)
|
安裝前
|
55.45
|
152.98
|
雙波束天線安裝后
|
72.06
|
301.81
|
S基站安裝雙波束天線前后話務量和數據業務流量變化情況
同時,S2小區的掉話次數、上下行質差比例、高干擾比例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它無線指標平穩。
A. 區域性能指標:
考慮到S2增加雙波束天線后,覆蓋范圍增加,可能引起周邊小區業務量下降的情況,因此也選取了一周安裝前后的晚忙時指標進行比對。所取的區域涉及三個宏站,兩個街道站,詳見下圖:
S基站周邊小區覆蓋情況圖
從比較的結果來看,從安裝前后的指標來看,區域內整體業務量有所上升,數據業務流量上升明顯,其它無線指標正常。
小區名
|
區域內小區話務量
|
話務量(Erl)
|
數據業務流量(MB)
|
安裝前
|
372.39
|
1674.86
|
安裝雙波束天線后
|
381.16
|
1845.01
|
安裝雙波束天線前后區域內話務量和數據業務流量變化情況
S基站2小區增加雙波束天線后,高度比原先下降了4米,但雙波束天線輻射范圍與原覆蓋基本保持一致,以便于驗證上3dB點基本一致的前提下,覆蓋效果的差異。安德魯雙波束天線采用每個波束均有獨立電調傾角的設計,因此,如需加大或縮減覆蓋縱深,能隨時作出俯仰角度更改。
經對比測試,驗證了雙波束天線以下特性:
1.波束邊際電平降低快,有效減少了無謂的軟切換;
2.在性能指標上有提升區域內業務量、降低干擾和上下行質差比例的效果;
3.具有增加覆蓋距離,增加深度覆蓋,提升區域內話音質量的優勢,對于城郊區域、高配基站有業務需求但無法擴容的區域有一定的幫助。
雙波束天線現場工程小貼士:
1.天線電傾角設置過大或過小,導致覆蓋區域出現偏差;
2.沒有事先進行覆蓋模擬,導致波束覆蓋出現偏差;
3.為進行片區綜合考量,導致越區或吸收過多話務;
4.未發現天饋鏈路隱患問題,導致上下行鏈路不平衡;
5.基站話務密度過于高,載頻擴容一倍仍無法支持的,需要使用更多波束的天線,如安德魯品牌的三、五波束或者更多波束的天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