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78 | ||
作者: | 郭麗芳 等編著 | ||
出版: | 人民郵電出版社 | ||
書號: | 9787115340320 | ||
語言: | 簡體中文 | ||
日期: | 2014-06-01 | ||
版次: | 1 | 頁數: | 426 |
開本: | 16開 | 查看: | 0次 |

服務商城 | 客服電話 | 配送服務 | 優惠價 | 購買 |
![]() | 400-711-6699 | 滿29至69元,免運費! | ¥56.6 | ![]() |
Ad-Hoc網絡經典的移動模型基本都是國外學者提出的,國內很難找到相應的中文資料,本書正好把所有的移動模型都歸結在一起,對于入門者和研究者都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同時也可以作為大家手邊的工具書來參考。
《無線Ad Hoc網絡移動模型大全》概要介紹了無線Ad Hoc網絡移動模型,內容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簡要介紹了當前無線Ad Hoc網絡研究所涵蓋的一些主要問題,第二部分主要闡述用于無線Ad Hoc網絡的一些經典的移動模型。盡管到目前為止已經提出的無線Ad Hoc網絡的移動模型有上百種,但是主要可分為這樣幾類:個體移動模型、群組移動模型以及基于社區的移動模型?!稛o線Ad Hoc網絡移動模型大全》重點介紹的是第一類——個體移動模型。這一類是在無線Ad Hoc網絡相關問題的研究中使用最多的移動模型。
《無線Ad Hoc網絡移動模型大全》可供計算機、網絡通信專業相關方向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教師學習和參考,也適合無線Ad Hoc、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以及相關領域的科研和工程技術開發人員閱讀與參考。
作者郭麗芳,北京郵電大學博士,畢業后被太原理工大學作為人才引進,現擔任講師職務。在讀博期間,到美國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進行了兩年的博士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無線Ad Hoc網絡。曾參加過美國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863項目、北郵和一些知名企業(像華為、大唐電信等)的合作項目。
第1章 無線Ad Hoc網絡概述
1.1 簡介
?
1.1.1 無線Ad Hoc網絡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1.1.2 無線Ad Hoc網絡的特點
1.1.3 無線Ad Hoc網絡的體系結構
1.1.4 無線Ad Hoc網絡中的問題
1.2 移動性
1.2.1 引言
1.2.2 節點移動性的分類
1.2.3 節點的自主移動性研究
1.2.4 節點的受控移動性研究
1.3 拓撲控制
1.3.1 引言
1.3.2 拓撲控制的分類
1.3.3 拓撲控制問題的研究方法
1.3.4 拓撲控制的實現機制
1.3.5 現有的拓撲控制算法
1.4 路由
1.4.1 單播路由協議概述
1.4.2 無線Ad Hoc網絡的典型單播路由協議
1.4.3 組播路由協議概述
1.5 服務質量(QoS)
1.5.1 引言
1.5.2 QoS模型架構
1.5.3 QoS和MAC
1.5.4 QoS路由協議簡介
1.6 安全性
1.6.1 引言
1.6.2 密碼技術
1.6.3 無線Ad Hoc網絡的協議攻擊概述
1.6.4 無線Ad Hoc網絡的路由協議攻擊分類
1.6.5 無線Ad Hoc網絡的安全路由協議
1.6.6 無線Ad Hoc網絡的密鑰管理
1.7 能耗管理
1.7.1 引言
1.7.2 無線Ad Hoc網絡節點的能耗
1.7.3 無線Ad Hoc網絡主要節能策略
1.8 應用
1.8.1 移動多媒體通信系統
1.8.2 移動P2P技術在無線Ad Hoc網絡中的應用
1.9 小結
參考文獻
第2章 移動模型的特點
2.1 簡介
2.2 移動模型的分類
2.3 節點的移動性對MANET路由協議的影響
2.3.1 路由協議描述
2.3.2 移動模型描述
2.3.3 不同移動場景的設置
2.3.4 仿真結果及分析
2.4 移動模型的度量
2.4.1 移動性度量
2.4.2 圖的聯通性度量
2.4.3 基于移動模型的各種分析及基礎單元的分析
2.5 移動模型對MANET的影響
2.5.1 移動模型及其仿真方法
2.5.2 確定最優路徑序列的算法
2.5.3 仿真
2.5.4 跳數最少的移動路徑
2.5.5 穩定的移動路徑
2.5.6 路由壽命與跳數之間的權衡
2.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隨機路點(Random Waypoint,RWP)模型
3.1 簡介
3.2 RWP模型的特點
3.3 RWP模型的隨機過程
3.3.1 無暫停時間
3.3.2 有暫停時間
3.3.3 仿真結果
3.4 RWP模型中的一些分布
3.4.1 過渡長度
3.4.2 持續時間
3.4.3 空間節點分布
3.4.4 移動方向
3.4.5 小區的切換率
3.5 RWP模型的聯通性
3.5.1 聯通性的理論估計
3.5.2 聯通時期的長度
3.5.3 聯通性概率的實驗示例
3.5.4 聯通時期的平均長度
3.6 RWP模型的缺陷
3.6.1 平均節點速度衰減問題分析
3.6.2 模型改進及仿真
3.6.3 模型的另類改進
3.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隨機游走(RandomWalk,RW)模型
4.1 簡介
4.2 RW模型的特點
4.3 RW模型的靜態分布
4.3.1 穩態時的鏈路分布
4.3.2 連續時間的穩態分布估計
4.3.3 仿真結果
4.4 RW模型的局限性
4.5 RW模型的變體
4.5.1 概率型RW模型
4.5.2 相關RW模型
4.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隨機方向(RandomDirection,RD)模型
5.1 簡介
5.2 RD模型的特點
5.3 RD模型的分布問題和特性
5.3.1 RD模型的節點空間概率分布
5.3.2 RD模型的特性
5.4 基于RD模型的路由穩定性
5.4.1 在RD模型中鏈路的可用性及鏈路的持續時間
5.4.2 多跳路徑
5.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隨機旅行(Random Trip,RT)模型
6.1 簡介
6.2 RT模型的特點和舉例
6.2.1 RT模型的特點
6.2.2 RT模型舉例
6.3 RT模型的平穩性和收斂性
6.3.1 平穩分布
6.3.2 應用實例
6.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平滑隨機移動(Smooth Random Mobility,SRM)模型
7.1 簡介
7.2 SRM模型的特點
7.3 SRM模型中的節點速度及方向
7.3.1 節點間的速度與方向控制
7.3.2 節點的速度與方向變化之間的相關性
7.4 SRM模型中的一些統計量
7.4.1 移動節點間的首達時間
7.4.2 移動節點間的相遇時間
7.4.3 移動節點間的內部相遇時間
7.4.4 移動節點間的聯絡時間
7.5 SRM模型的性能分析
7.5.1 仿真環境
7.5.2 首達時間和相遇時間的仿真結果
7.5.3 聯絡時間及相遇間隔時間的仿真結果
7.5.4 在無競爭情況下支持移動性的路由
7.5.5 在有競爭情況下支持移動性的路由
7.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高斯-馬爾科夫(Gauss-Markov,GM)模型
8.1 簡介
8.2 GM模型的特點
8.3 GM模型分析
8.3.1 GM模型的移動跟蹤
8.3.2 GM模型的參數估計
8.3.3 仿真結果與比較
8.3.4 GM模型與隨機路點(RWP)模型的比較
8.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9章 半馬爾科夫平滑(Semi-Markov Smooth,SMS)模型
9.1 簡介
9.2 SMS模型的特點
9.3 SMS模型中的數學建?!?/div>
9.3.1 SMS模型的更新過程
9.3.2 SMS模型的半馬爾科夫過程
9.3.3 SMS模型的隨機特性
9.3.4 平穩狀態分析
9.4 SMS模型中的一些仿真結果
9.4.1 空間節點的分布
9.4.2 節點的平均速度
9.4.3 節點的移動過程
9.5 SMS模型的一些應用
9.5.1 路由性能
9.5.2 網絡的連接性
9.5.3 可適用于群移動模型
9.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0章 流體流動(Fluid Flow,FF)模型
10.1 簡介
10.2 FF模型的特點
10.2.1 經典的FF模型的特點
10.2.2 動態的FF模型的特點
10.3 FF模型的應用
10.3.1 應用于蜂窩無線網絡
10.3.2 應用于無線自組織網絡
10.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1章 無仿真邊界(Boundless Simulation Area,BSA)移動模型
11.1 簡介
11.2 BSA移動模型的特點
11.3 BSA移動模型的評測
11.4 BSA移動模型的應用
11.4.1 區域路由協議(ZRP)
11.4.2 使用BSA移動模型對ZRP進行仿真
11.4.3 網絡連接的穩定性
11.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2章 地域受限移動(Geographic ConstraintMobility,GCM)模型
12.1 簡介
12.1.1 車載移動模型的框架和特征
12.1.2 車載移動模型的分類
12.1.3 交通流的基本參數
12.2 車載移動模型
12.2.1 高速公路移動(Freeway Mobility,FM)模型
12.2.2 曼哈頓網格移動(Manhattan Grid Mobility,MGM)模型
12.2.3 LWR(Lighthill-Whitham-Richards)模型
12.2.4 車輛跟馳移動(Car-Following Mobility,CFM)模型
12.2.5 城市交通流仿真器
12.2.6 VanetMobiSim模型
12.2.7 車載移動模型對無線Ad Hoc網絡的影響
12.3 有障礙存在的移動(Obstacle Mobility,OM)模型
12.3.1 障礙構建
12.3.2 基于Voronoi棋盤型格局的人行道
12.3.3 節點移動性的變化
12.3.4 仿真環境及結果
12.4 在社區范圍內的帶有障礙物的移動(Community-based Obstacle Mobility,COM)模型
12.4.1 COM模型的特征
12.4.2 移動控制原則
12.4.3 暫停時間原則
12.4.4 仿真場景及結果分析
12.5 小結
參考文獻
射頻器件選型工具:射頻連接器 轉接器/旋轉關節 隔直器/偏置器 負載/終端 衰減器 功分器/合路器 耦合器/電橋/巴倫 波同轉換器 連接波導 喇叭天線 力矩扳手
中國電子儀器行業協會 會員單位 中國電子學會微波分會、天線 分會、雷達協會 合作網站Copyright ? 2007-2023 深圳頻優微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頻段/同軸/波導/法蘭類型查詢 始創于2007年 微波射頻網 - 射頻產學研技術交流平臺 | 推動5G/6G無線通信、微波射頻、衛星、雷達、射頻芯片行業協同創新
